客服热线:

三星首批面向AI时代的QLC第九代V-NAND启动量产

2024-09-12 13:04 浏览:2137 来源:亚洲工业网   
核心摘要:三星电子今日宣布,三星首款1太比特(Tb)四层单元(QLC)第九代V-NAND(V-NAND)已正式开始量产。
      三星最新的QLC V-NAND综合采用了多项突破性技术,其中通道孔蚀刻技术能基于双堆栈架构实现最高单元层数推出的三星首批QLC和TLC第九代V-NAND,为各种AI应用提供优质内存解决方案

三星电子今日宣布,三星首款1太比特(Tb)四层单元(QLC)第九代V-NAND(V-NAND)已正式开始量产。

  三星半导体1TB QLC第九代V-NAND

今年四月,三星启动了其首批三层单元(TLC)第九代V-NAND的量产,随后又率先实现了QLC 第九代V-NAND的量产,这进一步巩固了三星在高容量、高性能NAND闪存市场中的地位。

“在距上次TLC版本量产仅四个月后,QLC第九代V-NAND产品成功启动量产,使我们能够提供,能够满足人工智能时代需求的完整阵容的SSD解决方案。”三星电子执行副总裁兼闪存产品与技术负责人SungHoi Hur表示:“随着企业级SSD市场呈现日益增长的趋势,对人工智能应用的需求更加强劲,我们将通过QLC和TLC第九代V-NAND继续巩固三星在该领域的市场地位。”

三星计划扩大QLC第九代V- NAND的应用范围,从品牌消费类产品开始,扩展到移动通用闪存(UFS)、个人电脑和服务器SSD,为包括云服务提供商在内的客户提供服务。

  三星半导体1TB QLC第九代V-NAND

三星QLC第九代V-NAND综合运用多项创新成果,实现了多项技术突破。

• 三星引以为傲的通道孔蚀刻技术(Channel Hole Etching),能够基于双堆栈架构实现当前业内最高的单元层数。三星运用在TCL第九代V-NAND中积累的技术经验,优化了存储单元面积及外围电路,位密度比上一代QLC V-NAND提升约86%。

• 预设模具(Designed Mold)技术能够调整控制存储单元的字线(WL)间距,确保同一单元层内和单元层之间的存储单元的特性保持一致,达到最佳效果。V-NAND层数越多,存储单元特性越重要。采用预设模具技术使得数据保存性能相比之前的版本提升约20%,增强了产品的可靠性。

• 预测程序(Predictive Program)技术能够预测并控制存储单元的状态变化,尽可能减少不必要的操作。这项技术进步让三星QLC第九代V-NAND的写入性能翻倍,数据输入/输出速度提升60%。

• 低功耗设计(Low-Power Design)技术使得数据读取功耗约分别下降了约30%和50%。这项技术降低了驱动NAND存储单元所需的电压,能够仅感测必要的位线(BL),从而尽可能减少功耗。

关于三星电子

三星以不断创新的思想与技术激励世界、塑造未来。重新定义电视、智能手机、可穿戴设备、平板电脑、数码电器、网络系统、存储、系统集成电路、半导体代工制造及LED解决方案。通过SmartThings生态系统、以及与伙伴的开放合作,为消费提供无缝衔接的顺滑体验。欲了解更多最新消息,请访问三星新闻中心:news.samsung.com.

  免责声明:除非经特殊说明,本文中所涉及的数据均为三星内部测试结果,涉及的对比均为与三星产品相比较。



(责任编辑:小编)
下一篇:

杜尔高效环保的Oxi.X RE系统助力Orafol净化溶剂(挥发性有机)废气

上一篇:

柯马为江铃福特高端皮卡制造提供高柔性装配解决方案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凡来源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站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如有本网站中的内容可能涉及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QQ:3039235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