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

10家世界500强企业携31高技术项目落地大亚湾

2016-09-04 00:59 浏览:183 来源:南方日报   
核心摘要: 5月中旬,科莱恩化工(惠州)有限公司内众人欢庆全球精细化工领导者科莱恩公司将创新研发的生产技术率先运用于此,生产出的聚乙二醇产品达到药用级,并已获得药品生产许可证。  2个月前,荷兰皇家壳牌和中海油正
  5月中旬,科莱恩化工(惠州)有限公司内众人欢庆——全球精细化工领导者科莱恩公司将创新研发的生产技术率先运用于此,生产出的聚乙二醇产品达到药用级,并已获得“药品生产许可证”。

  2个月前,荷兰皇家壳牌和中海油正式签订合作协议,扩建双方在大亚湾的合资企业中海壳牌有限公司。壳牌公司不仅增加144亿元投资,还将世界行业领先的OMEGA和多元醇技术应用于此。这是该公司这一专有技术首次应用于中国。

  世界级石化巨头看好大亚湾,目前已有10家世界500强企业在石化区投资建设31宗项目。一宗宗世界级项目的进驻带来一项项世界级顶尖技术落地,成为驱动大亚湾石化产业创新发展的主动力。

  与此同时,在“榕树效应”下,一批掌握着前沿技术的科技型创新企业和人才也汇聚于大亚湾畔,一项项高新技术正在此孵化、转化,共同推动大亚湾向世界级石化产业基地的目标提质发展。

  石化园区中的“后起之秀”

  “我们的装置应用了13项行业领先的国际专利技术,其中有6项是壳牌的专利技术。”

  中海壳牌既是石化产业链的龙头,更是创新驱动的龙头,公司负责人举例说,因为应用了壳牌先进的乙苯过氧化技术,公司生产的环氧丙烷和苯乙烯不仅品质行业领先,单位产品用水量仅为传统工艺的1/22。

  赢在起跑线,不代表不需要创新。近3年该公司先后实施76项技改项目;正在建设的二期项目,不仅是国内首次应用壳牌专有、世界领先的OMEGA和多元醇技术,还将建设一个POD研发中心。

  世界级巨头的进驻,不仅带来世界级先进技术,一些国际领先的技术也在此研发、诞生。

  “通过研究,我们解决了加工高酸重质环烷基原油的一系列重点、难点问题,使炼厂多项技术经济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中海油惠州炼化公司负责人介绍,该公司“高酸重质原油全额高效加工的技术创新及工业应用”项目获2014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一等奖空缺),“一种高含酸原油的抗腐蚀加工方法”获得2015年中国专利奖优秀奖,成为中海油系统首个荣获国家级专利奖的项目。二期炼油项目通过采用国际最先进的汽油脱硫技术,更使成品油标准提升两个档次。

  定位世界级,大亚湾石化区一直坚持高标准招商,入园的78宗项目中有31宗由世界500强企业投资,占比高达四成。世界级石化巨头和行业领先技术的汇聚,让大亚湾石化区在国内石化园区中成为“后起之秀”,在中国化工园区20强评比中,连续3年排名第二位。

  孵化器里的“未来”

  拥有众多世界级产业项目,并不意味着可以“高枕无忧”。事实证明,过度依赖于个别行业、个别企业终究是危险的,延伸石化产业链条、培养更多支柱,是大亚湾转型升级的重要任务。

  “高纯度的离子液体,可应用于电池电解液等领域,市场需求很大,但绝大部分依靠进口。”带着打破进口产品垄断的梦想,国家“千人计划”专家、香港科技大学弭永利教授创办了大亚湾艾利荣化工科技有限公司,一年多之后成功研制高纯度离子液体。对于前沿技术和高层次创新团队,大亚湾也用行动表示欢迎:艾利荣公司的登记注册审批手续,通过“绿色通道”仅一天时间便办结。

  “如果说大项目成就了大亚湾的今天,那么科技型初创企业则是大亚湾的未来。”该区科创中心负责人介绍,依托石化产业,大亚湾科创园已吸引60多家技术领先、市场前景好的初创企业入驻,部分企业已经孵化毕业进入加速阶段,成为推动大亚湾产业创新发展的生力军。

  为了绿水青山的创新

  在大亚湾,以科技创新驱动转型发展,已成为企业自觉。

  2015年全区研发经费支出5年翻番,占GDP比重比全市高0.22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覆盖率17.7%,比全市和全省均高出5.7个百分点。

  尽管如此,企业创新创业,离不开政府创造的良好制度环境。

  “2014年以来,区财政每年投入不少于1亿元,用于支持创新创业和工业技改,促进转型升级。”该区工贸局负责人介绍,去年该区出台了《关于加快创新驱动发展的实施意见》,并配套“七大工程”实施方案及一揽子政策,使科技创新相关政策达到24个。

  “不断优化符合市场规律和科学发展规律的创新环境,突出发挥企业的创新主体作用,以创新推动转型升级、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是我们工作的主抓手。”惠州市委常委、大亚湾区委书记张瑛说。

  政策助力,企业发力,大亚湾创新发展进入快车道。

  “近年来,我们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1项,中国产学研创新奖1项,省科技进步奖6项;万人发明专利申请量5年增长25.3倍。”该区工贸局负责人说,科技创新带动了企业竞争力的提升,更推动地方产业结构的优化提质。2015年先进制造业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86.7%,分别比全市、全省高出27.5和38.2个百分点;高技术产品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55.2%,比全省高16.2个百分点。

  在大亚湾,科技创新不仅带来“金山银山”,更守住“绿水青山”。

  “我们是一家煤电厂,但我们的排放标准优于天然气发电厂,达到‘近零排放’。”神华国华惠州热电分公司负责人介绍,近年来该公司累计投资1.9亿元,实施22项重大技改项目,使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3项指标排放浓度分别下降91%、84%、83%,成为燃煤发电机组水平的新标杆。

  企业在节能环保的创新,加上政府严把环保准入关,政企合力保住了“大亚湾蓝”。自2014年以来,空气质量位列惠州市区五个监测点第一;今年1—5月,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7.2%。

(责任编辑:小编)
下一篇:

英孚康中大型PLC年交付破万套 ,做对了什么?

上一篇:

广东约谈百度、美团、饿了么等五家网络订餐平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凡来源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站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如有本网站中的内容可能涉及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QQ:3039235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