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

“数”说我国首台万米水下机器人

2016-08-31 22:55 浏览:144 来源:亚洲工业网   
核心摘要:新华社沈阳8月31日电 题:数说我国首台万米水下机器人  新华社记者王莹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研制的海斗号水下机器人日前在我国首次万米深渊科考航次中成功应用,创造了我国水下机器人的最大下潜及作
 新华社沈阳8月31日电 题:“数”说我国首台万米水下机器人

  新华社记者王莹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研制的“海斗”号水下机器人日前在我国首次万米深渊科考航次中成功应用,创造了我国水下机器人的最大下潜及作业深度记录。“海斗”号有哪些关键技术?海试过程如何?沈阳自动化所所长助理、水下机器人研究室主任李硕,副研究员唐元贵30日接受记者采访,介绍了“海斗”号背后的一些关键数字。

  “第一”――高1.2米,宽度0.85米,厚度0.4米,扁圆形身材,光滑的表面上只有两侧各有一个小小的白色可回转推进器,看上去就像一支“黄雪糕”长出了两个小翅膀。而这个“小家伙”却实现了两个“第一”:是我国第一台下潜深度超过万米并完成全海深深渊科考应用的水下机器人,为我国第一次获得超过万米的全海深剖面温盐数据。

  “4条”――在我国第一次综合性万米深渊科考即“探索一号”船TS01-01航次中,“海斗”号水下机器人成功获得了2条九千米级和2条万米级深渊垂直剖面的温盐深数据,为研究海斗深渊水团特性的空间变化规律和深渊底层洋流结构,以及万米无人/载人潜水器的设计提供了宝贵的基础资料。

  “7次”――52天的科考中,“海斗”号累计下潜七次,第一次为光纤遥控模式,其余6次为自主模式。后5次下潜均是深度大于8000米的深渊科考应用,从8201米、9740米、到10310米……不断创造并刷新我国水下机器人最大下潜深度和作业深度的记录,包括一次八千米级、两次九千米级和两次万米级下潜应用。

  “110兆帕”――“海斗”号突破万米实现万米深潜,整机系统需要承受约110兆帕的外界海水压力,从外围的浮力材料到密封舱内部的承压元器件以及动力推进系统,都是一个极限压力的考验。“海斗”号利用补偿式承压密封原理,实现了整机系统在万米压力条件下的可靠有效工作。

  “10767米”――7月28日,“海斗”号第七次下潜,向着万米深渊坐底式探测应用目标发起冲击,最终成功实现全海深坐底式探测52分钟,最大下潜深度10767米,并对该指定点位的深渊深度信息进行了坐底式测量和校验。经过8个多小时的水下探测作业,“海斗”号水下机器人按照预定时间浮出海面,顺利安全回收。

  李硕介绍,下一步课题组将认真分析总结“海斗”号海试和应用的试验数据,对其进行修复和升级改造,充分利用这个试验平台来进一步验证万米深潜所涉及的关键技术,为沈阳自动化所承担的国家“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具有探测和作业功能的万米自主遥控水下机器人(ARV)项目研制,奠定技术基础。
(责任编辑:小编)
下一篇:

精密感知力再拓疆界,华旋传感工业机器人传感器智能车间正式投产

上一篇:

洛阳:将机器人打造成洛阳王牌产业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凡来源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站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如有本网站中的内容可能涉及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QQ:3039235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