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

医疗机器人研究迎来黄金时期!

2016-08-19 08:43 浏览:189 来源:亚洲工业网   
核心摘要:自1880年创立后,200多年间,《科学》杂志已经发展为世界顶级期刊,成为全世界最权威的学术期刊之一。《科学》期刊家族也在不断壮大,除了已有的Science、Science Advances、Science Immunology、Science Signaling
        自1880年创立后,200多年间,《科学》杂志已经发展为世界顶级期刊,成为全世界最权威的学术期刊之一。《科学》期刊家族也在不断壮大,除了已有的Science、Science Advances、Science Immunology、Science Signaling、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期刊外,《科学》期刊家族又要迎来一位新成员:Science Robotics。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1608/295735.htm
  
 
  无论是独立工作还是与人类一起合作,机器人正在变得无处不在。它们在遥远的太空里遨游,在神秘的海洋里探索,它们既是我们的医生、也是我们的司机,它们正在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我们急需一个平台,在上面我们能够传递机器人领域最新的科技进展,讨论机器人伦理问题以及政策问题,进行深入的社会批判。为此,我们创办Science Robotics期刊。作为《科学》期刊家族的一员,Science Robotics秉承《科学》一如既往的品质,同时面向科学研究者和普通公众。它是跨学科的,内容既包括传统机器人学科,也包括机器人领域的新兴趋势,比如说最新的材料和仿生设计。它关注所有尺寸的机器人,从庞大的计算系统到微/纳米级别的机器人。它拥有广泛的视野,理论进展与实际应用相提并重;并且能够促进实验的可重复性、在线补充材料、设计/代码库的发展。我们欢迎所有致力于机器人领域的研究者-无论是成熟的研究人员还是开拓者-来加入我们,为了人类福祉一起改写机器人的历史。
  -Guang-Zhong Yang 和 Marcia McNutt
  这段文字以「编辑手记」的方式出现在《科学》期刊的官网上,作者是两名科学家: Marcia McNutt和 Guang-Zhong Yang。
  
 
  Marcia McNutt
  Marcia McNutt,2013年任《科学》期刊家族的主编,今年2月份被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NAS)的校长。McNutt 的主要研究领域是海洋地球物理学,她在竞争激烈的科学界开拓了自己的领土:她是《科学》期刊历史上第一位女性主编,同时她也是美国国家科学院历史上首位女校长。
  而另外一名华人科学家杨广中(Guang-Zhong Yang),也有着非同一般的经历。1982年,杨广中考取上海交大自动系,4年后考取上海交大图像处理与模式识别研究所硕士研究生,并于1987年被选派到英国帝国理工学院留学获博士学位。杨广中教授是专门研究机器人外科手术伦敦帝国理工学院哈姆林研究中心(Hamlyn Centre)的联合创始人和主任、全球卫生创新研究所副主席。杨教授在帝国理工学院拥有重要的学术地位-他是皇家学会/沃夫森医学影像计算实验室(the Royal Society/Wolfson Medical Image Computing Laboratory)的主任和创始人、沃夫森外科技术实验室(the Wolfson Surgical Technology Laboratory)的联合创始人、普适传感中心的主席(the Centre for Pervasive Sensing)。
        杨教授主要的研究领域有三大方面:医学影像、传感、机器人。在医学图像上,杨教授在新型磁共振相位对比度成像和计算机建模技术取得突破,改变了体内血流的定量和可视化,包括局部聚焦成像技术的发展结合利用实时导航回波解决高分辨率冠状动脉造影的呼吸运动问题。同时,杨教授凭借在动态流量压力映射的突出成就获得了国际医学磁共振协会颁发的伊西多·拉比奖(ISMRM I. I Rabi Award)。他开创了机器人控制的知觉对接的概念,而这个概念的提出代表了在机器人的学习和知识获取以及机器人的感知/认知行为方面范式的转移。并且,在躯体传感网络的研究领域(Body Sensor Network,BSN),杨教授研究出一个普遍、智能、符合语境的个性化无线监控平台。杨广中教授被时代杂志评为「英国科学」最重要的100名科学家之一。
  杨广中创建的伦敦帝国理工学院哈姆林研究中心(Hamlyn Centre),专注于机器人外科手术。
  
 
  2015年10月 21日,习大大访英期间,参观了伦敦帝国理工学院哈姆林研究中心。杨广中向习近平介绍了帝国理工学院的研究如何帮助医生们使用更便宜、更精准的医疗机器人为病人提供服务。
  说到外科手术机器人,我们最先想到的恐怕是「达芬奇」手术机器人(da Vinci)。但杨广中教授认为当今的外科手术机器人,包括「达芬奇」机器人缺乏智能性和针对性。在我们5月份文章外媒被这个超越达芬奇的智能手术机器人刷屏了,外科医生请火速围观:虽然「达芬奇」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软组织机器人手术系统,但是「达芬奇」作为辅助性手术机器人,就是外科医生手的延伸,整台手术是在医生地操纵下完成的,「达芬奇」并不具备自主完成手术的能力。
  鉴于目前外科手术机器人的缺点,杨广中教授提出了未来医疗机器人的发展目标-「To sense, to act, to adapt, to learn, to evolve, to be intelligent, to disappear」(感知,操控,适应,学习,进化,智能化,最终与人融为一体)。
(责任编辑:小编)
下一篇:

理想汽车CEO李想年薪6.4亿

上一篇:

新北洋正棋再次成功交付两项自动化产线项目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凡来源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站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如有本网站中的内容可能涉及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QQ:3039235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