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物联网产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自2009年提出“感知中国”以来,物联网已被认定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推进其发展。在各级政府主导和产业界的努力推动下,产业高速增长,规模迅速扩大,成为全球物联网产业发展最活跃的地区。
我国陆续实施了“物联网专项”、“强基工程”、“智能制造专项”等一系列产业政策,培育了不同体制的研发机构和公共服务等配套体系,促进了产业生态体系建设与完善,推进了我国新型工业化发展战略的实施,为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发挥了积极作用。
目前,我国已经初步形成芯片、元器件、设备、软件、系统集成、运营、应用服务等完整的产业链,并培育出一大批基础技术扎实、应用创新能力强、品牌优势突出、行业影响力大,市场竞争特色明显、人才聚集良好的产业龙头和领军企业。
形成物联网架构体系
物联网作为一种形式多样的复杂系统,涉及了信息技术自上而下的每个层面,具有产业链条长、涉及领域广泛、应用场景复杂等特征。围绕物联网架构搭建产业上下游协同关系,可带动产业链的整体发展。例如每个物体上都要加装一个甚至多个芯片,为集成电路、通信设备、传统制造业等关联产业带来发展新机遇。
从整体上来看,物联网可分为软件、硬件两大部分。软件体现了其思想理念、系统规模、功能定位、模式创新、方案内容等技术应用的灵魂,犹如人体血液一样,贯穿了整个物联网各个物理层。
硬件包括平台,由符合设计要求和功能的所有物理实体构件组成了完整的系统结构。我国基础研究集中在软、硬件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上,并将感知、传输、处理及信息安全列为关键技术创新工程。内容主要围绕微处理芯片、敏感元件与传感器、光通信、无线通信、计算机控制、多媒体、网络、软件等技术领域,取得基础理论与应用技术的突破和成果。
1 2 3 4 下一页>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