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Fweek工控网讯 中国制造的前半生是一条怎样的路,布满荆棘,又充满着希望和奇迹。
你被中国高铁“复兴号”刷屏了吗?“复兴号”用纯血统的“中国标准”,开启了世界高铁的崭新时代;行业领跑者的中国无人机,正在逆袭全球市场;中国吊机独占鳌头,全世界船厂都在用中国制造。中国奇迹正在上演,可是为什么中国能制造超级导弹却造不出圆珠笔球珠?为什么中国小商品那么发达,中国人还要跑去日本买马桶?
在《我的前半生》里,罗子君上演了一出从家庭妇女到职场女强人的逆袭,而中国的制造业会不会是下一个罗子君呢?
中国制造,有点像罗子君(拥有优秀的教育背景),中国也有良好的工业基础,后来却给外资当代工厂,曾在高精尖领域打下的竞争优势去哪里呢?
当人口红利优势逐渐褪去,工业生产成本不断提高,中国面临两难困境:前有一大波欧美国家生产高附加值产品,后有生产成本更低的东南亚国家吞噬低端市场。即便有华为的后来者居上,也有中国家电军团的奋起直追,中国制造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中国制造会不会像罗子君一样,抛弃对外资的依赖,来一场产业升级的改革,上演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新”的华丽蜕变?任何时候,制造业的敌人不只是外国的对手,还有自己。
制造业如何振兴?首先要解决两个困惑。
1、重振制造业,没强大资金支撑怎么办?
有人说,中国人多底子薄,发展制造业要有足够多的钱,否则一切是空谈。逻辑全错,看看美国经济作死的故事吧。
美国也曾是制造业的世界工厂,更在希特勒的战争帮助下获取了大半个欧洲的科学天才,科技发展一步登天。然而,强大起来的美国却被从废墟里站起来的德日超越,甚至连逼迫德日签下的城下之盟——广场协议,也救不了底特律汽车城的衰败。为什么战后的德国和日本能够崛起,因为它们都把资本投到了制造业上,以严谨的工匠精神和创新态度发展经济,而此时的法国人正在非洲开矿捞钱,美国正躺着世界霸主的地位上享受。所以,朗普上台之后重提“重振美国工业”的伟大计划。
2、国家一穷二白,没有资源怎么搞发展?
韩国也是从一穷二白中崛起,为什么它能完成一场跨越拉美国家式的“中等收入陷阱”?当年的拉美国家输在走“卖资源创造出口利润”的捷径,经济过热发展,一片歌舞升平。一旦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尤其是油价大跌,这些国家就陷入经济增长乏力的困境,牵一发而动全身,国家收入剧减,外债压顶,外资出逃,经济一片狼藉。
1 2 3 4 下一页>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