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在“互联网+”行动计划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政策的支持下,大批“双创”平台、创新企业和创新商业模式不断涌现,但绝大多数的“双创”平台都还是以开发互联网应用为核心,缺乏以制造为主的育成模式,更缺乏软硬件一体的、整体性的供应链与产业链支持。
所以,中关村智造大街从顶层设计和发展定位上就聚焦“智造”,并通过模式创新、标准创新、服务创新全布局智能制造产业链,自然迅速吸引了智能制造上下游企业及服务的全链条集聚,围绕智能制造核心汇集了大量高端产业资源,成为整个智能制造领域的“领头羊”。
“北斗七星”+“一站式”
与软件、互联网、服务等领域的创新相比,智能制造企业的创业过程中,需要直面更多的难题。而这也正是中关村智造大街的优势所在。
“我们现在做智能硬件产品遇到的最大困难,其实不是技术、融资等基础性的难题,而是硬件产品实验阶段的多次重复改进。”智联博众工程师张工说,“在这方面,智造大街给了我们最方便的条件。”
他所说的方便条件,是中关村智造大街是围绕智能制造产业生态,量身打造的“北斗七星”服务生态。
智造大街“北斗七星”服务生态链
这个生态包括了敏捷制造、产品创意、技术研发、检验检测、产品中试、协同创新科技服务、市场推广7大方面的服务,通过平台化的服务,为企业“一站式”解决从研发设计、软硬件集成式解决方案、敏捷制造、测试认证到知识产权相关的服务需求,帮助企业缩短硬件产品研发周期,降低产业化成本,加速市场化进度。
这也是全国智能制造垂直领域的首个一站式服务平台。
过去,创新企业如果要做一台机器人,不包括前期的软件与系统研发,仅仅是PCB板、模具、结构、测试环境等工作,就要花至少2-3个月时间,往返国内多个城市协调产业资源;而现在,通过中关村智造大街的一站式中试基地,7天内就可以完成技术产品打样。
在此过程中,企业可以根据自己的制造需求,像在医院挂号一样,在系统中自由选择每一个服务参数,后台会有超过200个工程师帮企业24小时响应就诊,如果企业有技术问题需要马上咨询,可以直接通过手机、PC等客户端,实时连线工程师进行线上指导。
“整个后台有一百多项专业服务,都有不同类型的服务工程师在支持问诊。”中关村智造大街运营公司总经理程静说,“这个专业科技服务平台对于实体创新型企业意义非常大,缩短了技术成果转化的周期,加速了产品市场化。”
这样一个完整的硬创产业生态系统,为智能制造企业提供了完整的产品试制平台,任何一个智能制造领域的创业项目,都能一站获取所需的各种资源。而企业们过去做一次产品测试就必须跑一趟深圳的日子,也从此一去不复返。
据不完全统计,仅中关村智造大街快制中心实验室一年的服务量,就已达到了3000余次,日均完成智能硬件试验十余次;而“七星服务”上线还不足1年,已服务企业超过一万家次。
3 下一页>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