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

蓝光发展以3D打印+互联网引领3D技术发展

2017-07-23 20:04 浏览:836 来源:太平洋电脑网   
核心摘要:如何建立起3D打印的标准体系?在中国工程院院士、西安交通大学教授卢秉恒看来,应该以目标为导向、系统分析、整体优化为原则,持续升级与完善标准化管理组织。

亚洲工业网讯 如何建立起3D打印的标准体系?在中国工程院院士、西安交通大学教授卢秉恒看来,应该以目标为导向、系统分析、整体优化为原则,持续升级与完善标准化管理组织。同时,强化标准化与企业实际需求接轨,积极推进团体标准的制定,加强标准化人才培养,促进军民标准化委员会的互动。“专注于构建集扫描、打印设备、打印材料、教育创客培训服务、互联网云平台于一体。”杭州先临三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技术副总监、浙江省3D数字化与3D打印研究院副院长江腾飞建议,全力推进“3D打印+互联网”“3D打印+云制造+教育+医疗”等以人为中心的大消费战略,“将3D打印引入大众消费者,构建先消费再生产的新型生产消费模式,迎接个性化定制时代。”

开启生物打印医学新时代,在中国科学院院士、四川大学生物治疗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魏于全看来,3D打印是一个相对比较新的领域,在全球或者国内,这方面的人才储备还不够。他认为,3D打印对人才的要求很高,需要有不同的文化背景知识,应注重人才引进与培养。他建议在助推成都3D打印领域的发展过程中,政府出台相关政策引进人才的同时,让标准引领3D打印成果转化,加快形成3D打印产业集群。

四川再生医学研究中心主任、四川蓝光英诺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康裕建认为,3D打印技术将开启3D生物打印医学新时代,尤其在3D生物打印动脉和静脉产品,3D生物打印功能性管腔器官:胆管、输尿管、输卵管、食管等方面。整齐排列的各色实验药品,穿梭于实验室里忙碌的老师和学生……昨日下午,部分参加标准引领增材制造(3D打印)产业发展研讨会的专家学者走进四川大学华西校区生物治疗国家重点实验室。专家学者详细了解了该实验室自主研发的3D打印设备的功能以及正在研发的项目。与此同时,我国也逐渐加大增材制造领域的标准化工作,统筹推进增材制造(3D打印)领域国际、国内标准化工作。《装备制造业标准化和质量提升规划》《“十三五”先进制造技术领域科技创新专项规划》等政策规划明确提出要开展增材制造标准化工作;2016年,国标委成立全国增材制造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562),组织编制了我国增材制造(3D打印)技术标准体系,正式立项国家标准7项(ISO/TC 261共发布6项)。

四川蓝光英诺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宣布,“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3D生物打印血管项目获得重大突破,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全球首创3D生物血管打印机问世。这标志着蓝光发展在精准医疗领域迈出重要一步。“突破性意义在于,蓝光英诺利用干细胞为核心的3D生物打印技术体系已经完备,包括医疗影像云平台、生物墨汁、3D生物打印机和打印后处理系统四大核心技术体系,器官再造在未来成为可能。

(责任编辑:小编)
下一篇:

创新涌现,规模再升级!NEPCON ASIA 2025亚洲电子展10月28-30日深圳国际会展中心邀您共襄盛举

上一篇:

上半年新增发电能力同比减少 太阳能发电占比接近一半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凡来源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站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如有本网站中的内容可能涉及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QQ:3039235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