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于借助外力
是否懂得借助外力、是否善于借助外力,这是能否取得成功的一个重要条件。《三国演义》中就有“诸葛亮借东风”和“草船借箭”的故事。借梯上楼、借船出海、登高望远、善假于物是“借物”;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是“借势”,即借皇帝的势力;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是“借智”,即借诸葛亮的智慧;清末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起义,打出的旗号是“替天行道”,“替”也是“借”,是“借威”,即借上天的威力;太极高手所以不费力就可以把人发出去,打倒在地,是“借力”,即借对方的力量;改革开放,招商引资是“借资”,即借国外的资金发展自己。一个人,无论他能力多强、水平多高,即使有三头六臂,也不可能包打天下。要发展、要成功,自身的努力是关键,但善于借用各种资源、善于利用各种可以利用的力量,不但能收到事半功倍之效,也是奋斗创业必须具备的一种本领。一代智者曹植有话:龙欲升天需浓云,人之仕进待中人(中间人推荐)。刘邦自己就说:“统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克,吾不如韩信;镇国家、抚百姓、安粮道、给饷馈,吾不如萧何;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张良;此三人,皆人杰也,为吾所用,而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所以失败。”刘邦所以取得天下者,就是能借助人才,也就是借助别人的能力实现自己的主张。
做事要留有余地
我们都知道,算盘的上档有一个空位,下档有两个空位,这样,就可以自如地打算盘了,算盘才有用处。倘若把算盘的空位都填满算珠,没有了空位,这个算盘就成了废物。凡是有经验的木工在装饰房子时,都懂得“留一道缝隙”,不然,天气潮了,门窗就关不死,木地板就会鼓包,因为木制品“潮胀干缩”。铁路的铁轨之间,也有一道缝隙,所以火车行驶时发出有节奏的声音,不然,因为热胀冷缩,夏天就把铁轨顶弯了。人说话、做事也要留有余地,否则,话说过了头,就没人相信了;计划安排得太紧,心急火燎,往往出错或造成被动;人与人之间也要有一段距离,过于亲近反而会产生逆反心理,即使是夫妻之间,如果整日厮守,爱情也会变成毒素。所谓“距离产生美”就是这个意思。
做事留出余地,也包括留出退路。很多人忌讳走“回头路”,我看没有什么必要,“车到山前必有路,包括回来这一条”,而且在回头的路上,对于周围的景观,可以有不同的感受,因为视角、方向不同了。
人做事一方面不要拉满弓,不要好高骛远,更不要急于求成;另一方面,不要急于表现自己,更不要急于纠正旁人,再听一听、再看一看、再琢磨琢磨,凡事留出思考的时间、留出回旋的余地。
3 下一页>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