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

卢秉恒:心脏支架未来可用4D打印

2017-05-26 13:35 浏览:677 来源: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   
核心摘要:中国工程院院士、西安交通大学教授、有中国“3D 打印教父 ”之称的卢秉恒,5月23日在南京举行的第一届中德制造论坛上表示,4D打印技术颠覆了3D的打印方式,有望在医学领域大展手脚,未来可以用4D打印心脏支架。

亚洲工业网讯 中国工程院院士、西安交通大学教授、有中国“3D 打印教父 ”之称的卢秉恒,5月23日在南京举行的第一届中德制造论坛上表示,4D打印技术颠覆了3D的打印方式,有望在医学领域大展手脚,未来可以用4D打印心脏支架。

卢秉恒说,3D打印技术这几年发展较快,已在航空航天领域有广泛应用,比如,美国有公司开用3D打印制造飞机喷嘴,还有公司打印了2500个发动机零件以及飞机起落架。“我们正酝酿与中国商飞合作,用纤维复合材料打印飞机机翼。飞机架构比较复杂,生产加工时,材料利用率仅5%,而 3D打印的利用率接近100%。另外,传统制造方式有很多工序,用3D打印,一个工序就能完成。”

不过,3D打印是一种以数字模型文件为基础,运用粉末状金属或塑料等可黏合材料,通过逐层打印的方式来构造物体的技术,仍然符合传统意义上的造物过程。而“4D打印技术则颠覆了3D这种方式。”卢秉恒说,除拥有3D打印的“长宽高”立体三维结构外,4D打印新增加了一个维度——“时间”。这意味着,4D打印出来的东西,不仅以固定的形态存在,还可以可以根据设定的时间,在一定条件的触发下,自动发生形状的改变。

卢秉恒表示, 4D的应用更加广泛,未来可以用于生物领域,例如:安装心脏支架,现在放置支架仍然需要进行微创手术。未来心脏病人可以不用开刀,用药服的形式,将支架送到身体的某个部位,在磁场等的作用下自动展开,疏通动脉血管。

卢秉恒说,4D在航空航天领域同样适用,发射航天器到太空作业时,可以用智能材料打印帆板、天线等压缩器件,到太空后再展开和作业。

(责任编辑:小编)
下一篇:

江苏海伦石化PTA项目最高烟筒施工完美收官

上一篇:

黑龙江省将研发冰灯 "3D打印机"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凡来源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站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如有本网站中的内容可能涉及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QQ:3039235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