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工业网讯: 近年来,借着政策东风,我国仪器仪表行业发展势头良好。仪器仪表行业作为制造业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其智能制造升级与自动化改造成果也极大地影响着中国制造2025的进程。威胜集团,作为国内仪器仪表行业龙头企业之一,就已通过在其生产线上部署瑞森可智能协作机器人,迅速抢占仪器仪表行业智能制造高地,向成为业内“能源计量与能效管理专家”迈出坚实的一步。
走进威胜集团生产车间,总装线上的人车协作系统就印入眼帘。一边是今年7月份刚投入使用的瑞森可机器人,一边是工作人员,两相协作,互不干扰。“这是最新的七轴的机器人,名叫瑞森可(rethink robotics)。以前20个人连续作业一天才能完成5000台电表,现在5台机器人8小时左右就能完成,生产效率提升了45%,人力成本降低了50%。”威胜集团生产中心主任廖前忠表示通过对生产设备智能化改造,确保了产品质量的一致性。而威胜公司副总裁兼运营总监郑小平对外宣称,目前集团计划再投入1.59亿元进行智能制造升级改造,力争用3年时间,建成资讯化系统全覆盖的数字化工厂。
智能制造已经成为助推威胜集团发展的新引擎,也是威胜集团四五规划的重要战略行动之一。2016年6月,由威胜集团牵头申报的“电力装备能源计量及控制产品智能制造新模式”智能制造专项项目、“威胜集团智能电表及智能用电管理终端智能制造”示范项目,经过项目评议与公示顺利通过审核,一举拿下工业和信息化部“2016年智能制造新模式应用项目”与“2016年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威胜也是电表行业中唯一一家入选企业。
2016年12月23日,推进“中国制造2025”工作现场会暨国家制造强国建设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在长沙召开。国务院副总理马凯一行调研湖南智能制造项目,亲临威胜集团参观该自动化生产线,并给予高度评价。
通过布局瑞森可智能生产线,威胜集团收获的不仅实现了产品价值、盈利价值和品牌价值,更有无可限量的社会价值和资源价值。究其根本,威胜集团能在中国制造2025的大背景下取得成功,对行业发展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首先,威胜集团快速布局智能生产线,迅速实现“机器换人”,降低企业人力成本,提高产品生产效率;再者,基于瑞森可机器人安全、易用、实用等特性,它们能快速变换工位,各产品线生产无忧,为企业随时扩展产品型谱提供生产保障。另外,据了解,威胜公司与瑞森可公司共同解读与研究当地智能制造发展纲要与扶持政策,借政府之力共同创新发展,带动资源导入与资源扶持;最后,采用瑞森可智能生产线后,快速解决了产品质量与可靠性问题,提高产品附加值,提升产品在行业的竞争力,企业实现“走出去”战略,提升产品与品牌在国际的影响力。
nbsp;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