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

"人机对话"开启人工智能新前景

2017-05-16 14:37 浏览:466 来源:中国青年网   
核心摘要:近日,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智能机器人佳佳担任新华社特约记者,与全球人工智能大咖展开“人机对话”,引发媒体和网民们广泛关注。这是全球首次由机器人担任记者开展采访活动,标志着新的内容生产模式的诞生。

亚洲工业网讯:近日,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智能机器人佳佳担任新华社特约记者,与全球人工智能大咖展开“人机对话”,引发媒体和网民们广泛关注。这是全球首次由机器人担任记者开展采访活动,标志着新的内容生产模式的诞生。

在与美国著名科技观察家、《连线》杂志创始人凯文·凯利、脸书公司人工智能专家田渊栋等人工智能领域专家的交互中,机器人佳佳展示了依靠语音图像识别、语义理解等新技术应对采访实践中多轮对话的能力。

“人机对话”的成功,是一次关于人工智能如何改变人类生活的成功科普,表明人工智能开始从科学家的实验室“飞入寻常百姓家”。每一位观看全球在线直播的受众,都是此次媒介变革和科技创新的见证者。

“人机对话”的成功,亦显示了中国人工智能和机器人研究能力的飞跃。开发佳佳的中国科技大学机器人实验室主任陈小平教授说,尽管从数量上看,中国人工智能和机器人研究的顶尖团队尚不及美国,但中国相关领域科研团队的水平已完全可以匹敌世界一流技术。

近年来,由人工智能程序辅助新闻采写的案例并不鲜见,但计算机和传媒领域专家普遍认为,目前创造性的写作工作并非人工智能的专长,未来人工智能并不会完全取代人类记者。长远来看,人工智能和人类记者将协同共存,互为补充。人工智能特别适用于程序化、模板化的快速新闻写作,可降低新闻生产成本。人类记者则可以从琐碎的报道任务中解脱出来,集中精力用于需要深度思考的领域,如调查性、解释性报道。

机器人担任记者,还触发了读者新的兴趣点。本次新闻实验在脸书、推特、新浪微博等社交媒体网站的直播引发了前所未有的关注热度,佳佳的一颦一笑、一言一行都是网友热议的焦点。大众不仅对人工智能未来趋势、机器人伦理等采访话题感兴趣,更对机器人直接生产新闻这一新颖的内容生产模式津津乐道。

(责任编辑:小编)
下一篇:

杜尔高效环保的Oxi.X RE系统助力Orafol净化溶剂(挥发性有机)废气

上一篇:

华为智能光伏方案接约旦大单 为连锁超市供能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凡来源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站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如有本网站中的内容可能涉及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QQ:3039235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