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国家非常重视减速器、伺服器、控制器这三项关键零部件研发,这三大关键零部件占工业机器人成本比重超过70%。这些在过去基本依靠国外技术,我们现在也逐渐有了自己的产品。
精密减速机,现在国内代表性企业有南通振康、苏州绿的。
RV减速器企业:南通振康、秦川发展、山东帅克,他们也都有了自己的产品,而且产品的性能与日本的相比也差不了多少。
现在减速器性能好的可以很好,但是在很多时候我们的原材料还达不到要求,在这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努力。
谐波减速机来说,苏州绿的做得比较好,他们攻克了核心技术,有别于其他国家的产品,它的性能指标也基本上达到了国外的性能指标,但是产品的一致性和量化方面还有待于提升。
伺服系统分为欧美系和日系,欧系有西门子、Lust、博世力士乐、倍福等;日系主要有安川、松下、三菱等。
控制器:国外的四大家族都有自己的控制器,而我们国内的固高驱控一般用在低端产品上。
他们在关键部件上的研发为工业机器人的国产化作出了巨大贡献。
3我国工业机器人发展瓶颈
发展瓶颈1:国际厂商先发优势,国产机器人市场份额低。
要进行市场份额的突破,就得占领高端市场,我们现在基本上是走低端市场,我们要想办法走高端市场。
发展瓶颈2:减速器、伺服机等核心零部件性能有待提高。
比如精密减速机在额定扭矩和传动效率等方面需要进一步提升。
伺服系统的电机动态响应、过载能力、效率等方面存在差距;工业机器人需要15个系列,而我们现在还达不到这样一个水平。
控制器硬件方面差距较小;软件实现的构建、控制算法、二次开发方面存在差距;动力学性能有待完善;工艺软件包、工艺应用上尚有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