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

企业如何助力“一带一路”建设?

2017-04-30 15:29 浏览:690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核心摘要:抱团出海是企业“走出去”的最佳方式,有助于企业增强抗风险能力,降低配套成本,从而实现在境外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亚洲工业网讯:自2013年我国向世界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以来,在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引导下,这一倡议已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实现了从理论设想到创新实践的重大跨越。这离不开政企协作,更离不开企业对“一带一路”的积极践行。本期圆桌邀请两位企业家就如何充分参与“一带一路”建设这一主题展开讨论。

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

记者:推进“一带一路”需要政府、企业、智库、社会各界和衷共济。作为企业,是如何充分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

周海江:西哈努克港经济特区是“一带一路”上的标志性项目,旨在为企业为搭建“投资东盟、辐射世界”的集群式投资贸易平台,打造“一带一路”上的样板园区、民心工程。我们重点围绕以下两方面开展工作:第一,通过加快基础配套设施建设,满足企业入驻生产条件;通过引入“一站式”行政服务窗口、开办培训中心、建立劳动力市场等,为企业提供“一条龙”服务;同时,我们还在规划建设商业区、生活区、学校、医院等,为企业提供城市配套服务。以此来为企业营造“引得进、留得住、发展好”的运营环境,避免企业“单打独斗、水土不服”的困境。第二,始终践行“八方共赢”的发展理念,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将发展成果惠及周边,做“亲诚惠容”的传播者及践行者。我们通过建设标准污水处理厂,确保园区污水达标排放,保护环境,不影响周边百姓的生活和健康;通过每年向柬埔寨红十字会捐款,开展捐资助学活动,修桥铺路以及成立中柬友谊公益志愿者团队进行帮扶救困等公益活动,使当地百姓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吴协恩:近年来,华西一直在抢抓国家“一带一路”等重大机遇,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不断扩大了华西事业的海外版图,拓展了华西发展的新空间。因为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使华西人认识到,在新的形势下,不能只盯住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必须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我们不仅把握机遇的动作要快,而且市场经营策略要“活”。积极向差别化、高附加值、高端客户群转换的同时,进一步强调了三力:产品创新力、国际竞争力、品牌影响力。

不是简单在国外办个企业或者开个厂

记者:企业在参与“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存在哪些制约因素?

周海江:首先,柬埔寨目前工业门类不够齐全,主导产业还是以农业、旅游业、纺织业等行业为主,尚处于工业化初期阶段。对此,西港特区公司不断加大“龙头”招商及产业链招商力度,通过引进大项目和带动性强的项目,完善区内上下游企业配套,形成产业集聚。

其次,在用工问题上,缺乏产业工人。柬埔寨是传统农业国家,当地人以前一直从事农耕,文化教育程度不高,工厂在招聘的时候,很多工人缺乏技术经验,需要从头学起。为此,一方面,西港特区公司自建设之初,就在特区附近的默德朗乡免费开设了中文培训班,义务教授当地人学中文,学好之后推荐他们到企业去做翻译,现在有很多都已经是车间主管。另一方面,联合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开办了培训中心,包括开设中文、英语、物流、会计、市场营销等课程,为当地的工人和村民免费提供培训,增强他们的工作技能。并且,由商务部在特区内援建的职业技术培训中心已经在建设中,预计2017年中旬就能投入使用,届时会为当地人提供语言、技能等全方位培训,为企业培养人才。

1  2>  
(责任编辑:小编)
下一篇:

中煤榆林项目五一劳动节掀起文明施工热潮 ----领导班子率先垂范,全员奋战一线展担当

上一篇:

迎来政策利好 优选"光伏领跑者"组合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凡来源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站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如有本网站中的内容可能涉及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QQ:3039235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