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

解析“中国制造2025”下的3D打印

2017-04-28 13:00 浏览:2912 来源:南极熊   

三、3D打印发展成熟度 

3D打印技术始于20多年前,但最近几年来才被公众所注意,这主要归功于其在最近几年的快速发展。根据美国高德纳(Gartner)公司发布的 “新兴技术炒作周期”报告,3D打印在2009年时还未被列入报告中。这项新兴技术在2010年才在报告中首次出现,并被认为需要5~10年才能成熟。但在2012年,这项技术就已经从技术萌芽期发展到期望膨胀期的顶点,与大数据一起成为2012年最受市场关注的新技术之一。

到了2014年,3D打印已经快速地渡过膨胀期,开始进入到实际应用阶段(见图4)。由于该技术的快速发展,高德纳公司在最新发布的炒作周期图中将企业级3D打印和消费级3D打印进行了区分和单独评价。企业级3D打印正在逐步走向成熟期,市场在迅速扩大,几乎已经步入实际产品生产阶段。相比之下,消费级3D打印仍处于炒作的高峰期,大约还需要5~10年才能进入主流商业领域。

3D生物打印系统仍然于萌芽期,但成熟期从2012年所需的10年以上缩短到5~10年之间。 对于3D打印细分领域来说,样品原型制造已经步入成熟期,可使企业能够减少在产品研发过程中设计、成 型和功能设计带来的风险。在2~5年内,3D扫描设备和3D打印软件的成熟速度将会更快,同时会有更大比例的企业采用3D打印。3D打印的医疗器械将带来巨大的好处,足以改变人们的生活,这将导致全球使用3D打印技术制作假肢和医疗植入物。

消费级3D打印则和企业级3D打印完全不同,它将是一个包含各种软件、硬件和材料的复杂系统,并不像2D纸打印机只需“点击打印”那么简单,因此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能走向主流。同样,3D打印如果想成为主流的制造工艺,进入到工业制造领域中,也需要较长时间。面向大结构的大型3D打印与教学用3D打印要进入主流前景广阔,但是目前才刚刚开始,还需要10年以上的时间。 根据沃勒斯事务所(Wohlers Associates)公司发布的最新3D打印报告,2014年全球3D打印产值达到41亿美元,年增长率达到35%,增速达到了18年来的最高水平。

其中,产品(包括3D打印装备和材料)和服务(包括软件、制造和服务部分)的产值基本各占一半。从设备销量来看,2014年企业级3D打印机(>5000美元/台)销量超过1.2万台,增长率超过30%。市场主要由美国Stratasys公司、美国3D systems公司和德国Envisiontec公司占据,3家占有率将近80%。消费级3D打印机(<5000美元/台)销量超过14万台,增长率超过90%。

blob.png

四、3D打印业态分析 

3D打印的产业链包括5个环节,分别为“软件、材料、装备、制造和应用”。软件开发:通过实物扫描、逆向分析和计算机软件设计,构建三维数据模型。材料研制和生产:开发金属、高分子、无机等3D打印专用材料,满足不同类型产品的性能要求。装备研制和生产:进行激光、电子束等高能离子束加工部件,以及整机的开发,满足不同生产工艺要求。生产制造:基于三维数据模型,通过材料层层叠加的方式生产产品,并通过后处理和产品检测,使产品性能及尺寸达标。应用推广:进行航空航天、生物医疗、创意产品等应用领域产品推广和使用(见图5)。

5个环节中所涉及的重要技术需求包括开发专用的3D打印材料,对应的生产工艺,以及相关的高端3D打印装备。在整个产业链条当中,还有另外3个非常重要的部分始终贯穿其中,分别为:数字链路、科技服务和可持续发展。不间断的数字数据链路将可实现产品从设计、加工制造、到最终装配、检测全流程的自动化、智能化,是“数字化制造”的核心。科技服务将为3D打印相关企业提供所需的配套服务,包括教育培训、咨询、售后、宣传等等,促进3D打印产业的发展。材料的回收、能源高效利用、从源头保护生 态环境等,将实现3D打印产品和系统全生命周期的绿色低碳、和谐协调、可持续发展。

blob.png

虽然3D打印包括了5个环节,但产业的发展实际上是由装备环节主导的,这些装备制造厂商形成了3D打印产业的第1种主流企业类型。这是由于3D打印产品的好坏需要通过装备将原材料加工成产品之后,才能检查出来。因此,初期的3D打印企业都是 依靠装备起家的。但另一方面,3D打印产品的性能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材 料的选择和软件的优化。所以,这些装备厂商为了提高用户体验度,逐步将业务扩展到原材料制造环节,并进一步在不同程度上向软件、制造和应用环节拓展。

目前,大部分3D打印企业的主营业务都为装备制造。据不完全统计,这些企业占据了全球3D打印产业产值的半壁江山,2014年收入将近20亿美元。预计这一特征在短期之内不会有所改变,其他环节的3D打印企业很难脱颖而出,成为该行业的领军厂商。和3D打印产业相关的另外一种企业为传统制造业巨头。这些企业并非处于3D打印产业链之中,而是与之存在横向交叉。这些巨头对制造本身具有深入的理解,并占有全球制造业庞大的市场和资源。它们试图将3D打印这种先进制造技术融入到现有的制造工艺体系中,实现对传统产品的改进和升级。

显然,这是新兴的专业3D打印企业无法做到的,但对于3D打印产业未来的发展来说至关重要。换句话说,这些传统制造业巨头的介入程度将很大程度上影响3D打印在各应用领域的渗透程度,因此它们成为该领域的另外一种企业类型。 还有一种类型的企业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兴起——3D打印云平台企业。这些平台一方面是3D打印产品的电商交易平台。客户通过“线上下单,线下制造”的方式实现产品的按需定制。另一方面,云平台还汇聚了世界各地的3D打印从业人员。3D打印设计师可以将自己的创意设计上传到云平台,并打印生产,最后售卖给喜欢这些创意产品的普通用户。这些3D打印云平台借助互联网汇集遍布全球的3D打印爱好者,构建起极为庞大的社区。 

blob.png

网络众包、异地协同设计等新型商业模式在这里得到真实体现,推动3D打印从生产向服务转变。 最后一种类型的企业目前数量很少,在整个3D打印产业所占的份额也微乎其微,但却潜力巨大,这些企业的主业为3D生物打印。如果说3D打印属于制造技术当中的黑科技,那么3D生物打印则是3D打印技术当中的黑科技。

<上一页  1  2  3>  
(责任编辑:小编)
下一篇:

赋能西部智造跃升!“第25届立嘉国际智能装备展览会”在渝盛大开幕赋能西部智造跃升

上一篇:

美国国防部携手Xerox研发全新3D设计系统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凡来源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站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如有本网站中的内容可能涉及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QQ:3039235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