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工业网讯: 在海南文昌发射场测控系统,一群“90后”科技工作者在经历了长征七号、长征五号运载火箭首飞任务的历练后,已成长为给“天舟”保驾护航的“主力军”。
訾金刚—“90后系统指挥员”
2016年11月3日,长征五号运载火箭一飞冲天,“80后”“01”指挥员胡旭东一战成名。而在他的身后,有许许多多更为年轻的系统指挥员,訾金刚就是其中之一。
虽然是指挥员,但必须对测控系统的全部状态熟谙于心,从任务策划到联试联调,每一个岗位、每一个节点、每一个状态他都要全面掌握,这样才能在关键时刻应对自如。
回想起长五首飞时惊心动魄的历程,訾金刚依然记忆犹新。由于种种原因,“01”指挥员胡旭东接连下达推迟点火口令,远在300多公里外的某测控系统主控机房里,一双双疑虑的眼神向訾金刚投来。火箭到底怎么了?发射还要进行吗?
作为指挥员,訾金刚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他告诫自己一定要冷静,一定要稳住。
“我们的状态是稳定的,设备是可靠的,大家不要慌!”
“无论火箭现在是一个什么状态,我们的责任就是钉在自己的岗位上,等待火箭点火起飞!”
“01没有下达新的指令,上一条指令就是铁令!”
短短三句话,给全部岗位操作手吃下了“定心丸”,终于,长征五号运载火箭一飞冲天、直上九霄,訾金刚指挥的测控分系统,圆满完成了火箭发射跟踪测量任务。
2016年12月20日,作为参试人员代表,訾金刚到北京接受了习主席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在他看来,这是最高的荣誉,最重的褒奖,最大的鞭策。
天舟一号任务中,訾金刚主动请缨担纲任务“型号负责人”,这一次,他更加坚定自信。
宁先举—“90后金牌操作手”
“金牌操作手!”这是长七首飞任务成功后系统工程师盛午刚对宁先举的评价。
时间回到2016年6月25日,长征七号运载火箭在文昌航天发射场首飞。这既是新一代中型运载火箭的首次飞行,也是文昌航天发射场首次亮相。
成功!必须成功!圆满成功!发射场的各个系统、各个岗位,每个人都铆足了劲头。
发射日当天,长征七号运载火箭拖着长长的尾焰腾空而起,在夜空之中划出一条绚丽的轨迹。作为某型号雷达主控操作手,宁先举的任务就是操作雷达、“捕获”火箭、测量轨迹,为数据分析提供重要支撑。
nbsp;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