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霞:免疫速测产品的应用与评价
了解了快检方法的概况及趋势,接下来国家饲料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北京)常务副主任樊霞作了题为《免疫速测产品的应用与评价》的报告。为什么是饲料?人们日常食用的很多肉类都是通过饲料经动物消化吸收得来的,在某种程度上,饲料的安全就是食品的安全。
为什么要评价?据樊霞介绍,免疫速测产品种类繁多,生产企业数量众多,质量参差不齐,部分免疫速测产品生产为使用产品的提供“量身定制”的低灵敏度产品,“低价竞标”造成供货产品质量下降,速测产品采购无章可循等问题让评价工作迫在眉睫。免疫速测产品的评价将依据有关法律法规,根据实际应用情况作出标准化评估体系。
金俊茂:生物条形码免疫分析方法研究现状及进展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副研究员金俊茂作了题为《生物条形码免疫分析方法研究现状及进展》的报告。据他介绍,生物条形码免疫分析方法研究基于纳米颗粒和生物条形码技术,采用荧光定量(PCR),银染增强,酶标放大纳米金探针,实现对农药等小分子物质的检测,在此基础上可进一步建立多指标联合检测体系,争取达到多种农药同时快速检测的目的;同时该实验所使用仪器简单,检测灵敏度比传统的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方法高,因而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最后,全国检测联盟秘书长尹建军为大家分享了几个快检应用平台。随着国家对食品和环境安全日益关注,大量的食品和环境样品需要检测,单靠在实验室里用认可的标准方法进行检测是难于及时、快速而全面地来监控食品和环境的安全状况,这就需要快检方法进行及时、快速的检测,减少检测的工作量,降低检测成本,加快检测速度,因此快检方法拥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食品安全在此次展会上再次得到了高度重视,除了全天的食品安全论坛,还有食品与农产品质量检测专题报告会议。在食品与农产品质量检测专题活动中,来自企业、大学、政府相关部门的专家分享了食品与农产品质量检测的最新技术,包括新型生物检测监测技术中的材料、器件问题研究、婴幼儿配方乳粉中维生素类化合物检测关键控制点分析、复杂食品基质中农药及环境污染物的多残留分析研究、特定地区蔬菜及草莓中农药残留状况及风险分析等。
这两大活动从行业趋势与技术趋势两个层次对食品安全作了全面深刻的解读与探讨,为仪器供应商提供了宝贵的研发与生产方向。快检方法的标准化正在加速推进,快检仪器对快检方法规范化发展起着关键作用,抓住食品检测的趋势,开发出实用而又安全的检测仪器与设备,为企业发展找到突破口,也是仪器供应商每天都在思考的问题。相信通过专家和企业的不懈努力,中国的食品快检技术会越来越安全便捷,更好地服务于广大人民对放心食品的诉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