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省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唐文祥
云南省工信委副主任唐文祥
新华网:云南省食品与消费品制造业“十二五”期间取得了怎样的发展成效?
唐文祥:“十二五”期间,云南省食品工业年均增速为16.7%,消费品工业年均增速为20.1%。2015年,食品与消费品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567亿元,同比增长10.5%。其中,食品工业主营业务收入突破千亿元大关,达到1007亿元,同比增长10%;消费品工业完成主营业务收入560亿元,同比增长11%。产业发展非常快。
新华网:到2020年,如何实现食品与消费品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从1567亿元到3000亿元的规模?
唐文祥:食品与消费品产业与人民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省委省政府把这个产业作为重点来抓,大家都比较关心。按照规划到2020年要达到3000亿元的产值,我们非常有信心。云南市场过去有较快发展,但发展潜力还非常大,老百姓的需求随着生活质量提高也在不断提高。到去年年底,食品与消费品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是1567亿元,到2020年如何达到3000亿元的规模呢?主要是采取的措施是,在食品方面实施“11552”工程,“11552”是十大产业、 十个园区、 50个企业、 200个大项目;在消费品方面,是通过6大重点产业来加快发展,采取精准扶持措施推动这些产业发展,解决生产过程中的困难,促进产业向高端化发展。另外我们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通过资源整合把产业集群化,集群带动原生产业里做到云南食品消费品品牌、品质、品种,通过这些方法推动其发展。“十二五”期间消费品年均增长20%多,食品年均增长16%多,“十三五”期间年均增长能达到16%我们就可完成目标。
新华网:“十三五”期间,在食品与消费品制造业中,重点产业及发展重点有哪些?
唐文祥:在我们规划中,消费品工业有16个重点产业,重中之重有7个产业:橡塑制品业、木材及家具、工艺品制造业、印刷包装制品业、造纸及纸制品业、纺织服装、日化家电,要支持、扶持其规模化集群化发展,要大力招商引资,并对一些小而散的产业进行整合。食品工业有十大产业重点培育,包括制糖加工、精制茶工业、酿酒工业、果蔬加工、软饮料制造、屠宰及肉类加工、乳制品加工、食用菌加工、食用油加工、烘焙制造10个产业。
新华网:行业协会如何在食品和消费品企业创新和行业转型升级中发挥作用?
唐文祥:行业协会的职能是我们在加快食品消费品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手段,行业协会至少在4个方面发挥独特的作用,一个是充分发挥联系政府与企业之间桥梁与纽带的作用,促进企业自主创新。因为产业发展的主体还是企业,而在企业与政府之间行业协会起到不可替代的桥梁作用,我们的规划、政策、扶持措施需要协会从中发挥作用,让企业了解政府的规划及举措。另外,我们要规范地发展产业,这也得靠行业协会发挥作用,比如产品标准制定、监督,甚至还包括企业技术咨询,企业权益维护等;第三,食品药品内容多产品多,而市场的需求如何、产品的市场饱和度怎样,都需要一些大数据服务来支撑,指导企业按需发展,这方面需要行业协会来完善大数据分析服务体系,指导企业的发展。第四,行业协会最大的功能是在人才培训、行为规范 、人才交流 、业务素质提升、人才综合利用等方面对企业进行指导。
新华网:“十三五”期间,云南省食品与消费品制造业如何进行供给侧改革,生产产销对路、形成消费热点的产品?
唐文祥: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要更精准的实施产业政策和食品行业的准入条件,优化产品结构,开发新产品,提高产品的质量与档次,增加食品与消费品的品种,促进中小食品企业向“高”“专”“精”“特”“新”的方向发展,提高有效的供给水平,这是我们想采取的措施。
第二是要开拓国内外市场,来扩大消费品的销售,利用云南独特的区位优势,下一步重点做活做好省内市场,拓展省外甚至东南亚市场及其他国外市场。
第三要实施品牌提升工程,加大对云南品牌的培育力度,提升产品品质,增加云品品种,做响云品品牌,打造云南品牌。
第四,要扩大对外交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入有实力的企业,集群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