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浙江在线·浙江科技新闻网06月13日讯(记者 张吉 通讯员 郎凯行) 什么是机器视觉?作为人工智能正在快速发展的一个分支,简单说来,机器视觉就是用机器代替人眼来做测量和判断。
随着“机器换人”的革新在工业领域掀起热浪,机器视觉技术如今已成功的应用到了工业机器人当中,并已成为一项核心关键技术。但这是否意味着该技术已经迎来黄金发展时期?
不如听听在这一领域15年之久,杭州智感科技有限公司的创始人杨军怎么说。同时,智感科技也是第三届火炬杯创新创业大赛电子信息领域的参赛企业之一。
用“机器的眼睛”看世界
电子行业对品质的高要求和快速迭代,是带动机器视觉检测需求的最大动因,并且也形成最大的市场;此外,对于汽车、医药等行业渗透率也在逐渐增加。
与虚拟现实、人机交互、机器人、安防等概念的共振,让机器视觉有了新的机遇,想象空间巨大。简单来说,机器视觉模仿和替代的不仅是人眼,而是一整套视觉系统。
凭借强大的信息处理能力,机器视觉不仅可应用于工业生产中,未来更可广泛应用于人工智能领域。
“机器视觉说通俗一点就是机器眼,智感科技不直接做机器人,而是做机器人当中传感、视觉和测量的部分。”杨军表示,在金属包装、电子元器件行业中很多检测环节通过人眼已无法实现,机器视觉检测正越来越符合市场的需求。
“目前手机行业中大量运用到的磁性材料,传统的做法是几万人用眼睛拿显微镜在检测,还有很多其他岗位需要眼睛进行检测,这都是潜在市场。”杨军认为,机器视觉市场正在不断扩大,“只要是用到人眼的地方都能用机器视觉设备。”
杨军介绍,机器视觉系统的正逐渐替代繁琐的人工劳动力。“机器视觉自动化设备可以不知疲倦的进行重复性的工作,且在一些不适合于人工作业的危险工作环境或人工视觉难以满足要求的场合,机器视觉都可替代人工视觉。”
通过机器视觉的自动识别功能,许多流水线上具有高度重复性的检测都可以依靠机器视觉系统设备完成,大大提高了检测效率和精度。“目前市场上的机器视觉设备替代人力,大概需要三到五年内才能回本,而我们的目标是缩短到一年甚至半年内!”
专注机器视觉未来发展看好
机器视觉是一个相当新且发展十分迅速的研究领域。
在国外,机器视觉的应用普及主要体现在半导体及电子行业,其中大概40%-50%都集中在半导体行业。诸如电路板印刷、电子封装、SMT表面贴装、电子电路焊接等,均需要使用机器视觉系统技术。
机器视觉系统还在质量检测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且其产品在应用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智感科技现在主要着力在金属包装和磁性材料的缺陷检测这两个方面。”杨军指出在全国像智感一样的企业有近200家,但大部分是针对一个领域生产一套产品,而智感科技提供的是一套解决方案。针对不同行业不同工业流程,智感科技所开发的检测设备都会“因流程制宜”。
另外,“快”也是智感科技的一大法宝,“我们有相对成熟的一套系统流程,能根据客户的需求快速反应,并给出同行业竞争中最合适的解决方案。”
智感科技提供的表面缺陷检测设备,利用机器视觉技术提高了用户生产效率,使得生产更加细致化,分工更加明确,同时,减少了人工成本支出,节省了财力,实现机器智能一体化发展。
据了解,成立于2012年的智感科技近年来销售额持续上升,在2014年销售额只有600万的情况下,2015年实现翻一番达到1200万,而今年杨军的目标是在去年的基础上要翻两到三倍以上。
同样,在以智能制造为核心的工业4.0背景下,随着“十三五”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深入,工业机器人市场呈现爆炸式增长势头。
从产业发展生命周期来看,国际机器视觉产业已经处于成熟期,国内机器视觉产业目前还处于成长期,从2014、2015年情况来看,我国机器视觉产业已积累足够技术、市场、行业经验,已步入快速发展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