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学家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日前,赛迪研究院装备工业研究所发布了2016年版《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白皮书》,该白皮书全面梳理全球和我国机器人产业发展的近况,对国内外机器人产业的重点应用、企业发展及政策环境进行了详细阐述和归纳总结。在提出当前我国机器人产业发展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对2016年的产业发展进行展望,并提出发展建议。
![]() |
抓住机器人产业发展的关键机遇期当前全球机器人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我国机器人产业发展势头迅猛,2015年国产自主品牌工业机器人占我国市场份额首次突破30%,未来机器人需求潜力巨大,当前是机器人产业蓬勃发展的关键机遇期,要抓住机遇,发展壮大自主品牌,全面提升我国机器人产业核心竞争力。
全球机器人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据国际机器人联合会(IFR)统计,2015年全球工业机器人销量超过24万台,同比增长8%。2006-2015年,全球工业机器人销量年均增速约为14%。2014年亚洲销量约占2/3,中国、韩国、日本、美国和德国五大市场的销量占全球工业机器人总销量的75%左右。近十年全球工业机器人销量见图1所示。2014年全球专用服务机器人销量为2.4万台,较2013年同比增长11.5%;销售额达到37.7亿美元,较2013年同比增长3%。2014年,全球个人/家用服务机器人销量约为470万台,较2013年同比增长28%;销售额达到22亿美元。
![]() |
我国机器人产业发展势头迅猛2015年我国工业机器人市场规模继续保持世界第一,达到6.6万台,约占全球销量的1/4,同比增长16%,约是2012年的3倍,保有量增长至25.6万台。骨干企业不断涌现,机器人产业园快速发展。工业机器人方面骨干企业有沈阳新松、埃夫特、广州数控、哈博实、哈工大机器人、新时达(002527,股吧)、埃斯顿(002747,股吧)等;服务机器人方面骨干企业主要有科沃斯、康力优蓝、纳恩博、风行天下、优比选等。《白皮书》选取了上海机器人产业园、常州武进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园、芜湖机器人产业园等典型机器人产业园,对其发展战略、规划思路、企业培育、推广应用、技术研发、平台建设、模式创新、政策支持等方面的经验进行了梳理归纳。
![]() |
![]() |
我国机器人未来需求潜力巨大中国现阶段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与日本上世纪80年代初期相似,工业机器人市场需求处于爆发期。全球制造业每万名工人使用工业机器人数量由5年前的50台增加到66台,其中工业发达国家机器人密度普遍超过200台,我国制造业机器人密度由5年前的11台增加到36台,我国机器人密度较低但增速较快,未来工业机器人市场潜力巨大,需求将继续保持井喷态势。预计到2020年,我国工业机器人保有量在80万台以上,机器人密度达150台以上。
![]() |
我国从2012年开始进入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期,“十二五”时期是我国第一个老年人口增长高峰,60岁以上老人将由1.78亿增加到2.21亿,老年人口比例由13.3%增加到16%,这将使我国养老服务面临极大挑战。此外,我国也是地震、洪涝等灾害多发国家。这些因素将使得我国有望形成全球最大的服务机器人市场。
发达国家机器人产业发展具有自身的特点。美国在系统集成、医疗机器人和国防军工机器人等方面存在优势。欧盟在工业机器人和医疗机器人领域处于领先地位。日本在机器人生产、应用、主要零部件供给和研究等各方面在全球优势明显。韩国机器人产业虽起步较晚,但依托汽车、电子等行业,产业竞争力快速提升。近年来,发达国家为了保持机器人产业方面的既有优势并进一步发展,纷纷进行战略部署。
![]() |
我国是主要的机器人销售国而不是生产国日本、韩国和德国是工业机器人主要产销国,其保有量和年度新增量都位居全球前列。2014年,日本、韩国、德国机器人市场规模分别为2.9万台、2.1万台、2万台,三国市场之和占全球的30.9%,相比2013年的36.3%有所下降。日本机器人制造商国际竞争力强,在全球机器人制造商四大家族中独占两席。2013年日本、韩国、德国机器人保有量分别为30.4万台、15.6万台、16.8万台。韩国、日本的机器人密度在全球列居前两位,2013年,韩国每万名工人工业机器人拥有量为437台,日本为323台。相比之下,我国是工业机器人主要的销售国而不是生产国,2015年我国机器人的新增量为6.6万台,其中国产自主品牌工业机器人销量为2.2万台,首次国内市场份额占比超过30%。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欢迎成为AIE实验室合作伙伴
AIE 实验室(AIE Lab)是在科学院大数据与知识管理重点实验室等科研机构以及诸多专家支持下,由”人工智能学家“筹备建立的独立前沿科技研究机构。AIE实验室重点研究互联网,人工智能,脑科学,虚拟现实,机器人,移动互联网等领域的未来发展趋势和重大科学问题,发现符合互联网进化趋势的创新技术和创新企业。
AIE实验室专家群拥有300多位国内顶级科技专家,风险投资家,媒体意见领袖和科技企业家,包括吕本富,石勇,王飞跃,方兴东,吴甘沙,徐小平,郭昕,罗振宇,胡延平,张泉灵等各领域专家。拥有和参与专业微信群超过50个,包含各领域专业人士2万多人。
AIE实验室的科技媒体人工智能学家拥有近7万高质量读者群,包括著名科技企业高层领导,著名风险投资人,科学家,科技媒体主编记者等,在今日头条,网易,腾讯,知乎,百度,搜狐等主流媒体拥有专栏,读者阅读量超过2000万。
AIE实验室充分调动专家和媒体资源,为合作伙伴提供支持包括:
1.帮助合作伙伴与AIE实验室近300名顶级专家和10万多名不同领域专业人群进行对接,用科学众包的方式帮助科技创新企业解决前沿科技,商业模式,战略发展等方面的难题。
2.通过研讨会,在线教育等方式帮助合作伙伴对企业和行业发展进行研讨,听取专家专业人士对企业未来发展的意见和看法。
加入AIE实验室合作伙伴,请点击左下角“”填写信息
文章来源:微信公众号人工智能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