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自动化
补短板挖潜力 我国如何借助互联网快速实现智能物流?
2016-08-14 16:26  浏览:160
 在7月20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说:“要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与物流深度融合,推动物流业乃至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并强调指出:“这几年我们下了不少功夫,把物流成本从占GDP的20%降低到了16%,取得了不小进步。但与全球平均水平相比仍然相对较高,与一些发达国家更是有显著差距。必须认识到,物流业是当前的发展短板,其中蕴藏着无限巨大潜力。希望各有关部门共同努力,加大互联网+物流的推进力度。”

  这是李克强总理最新的关于互联网+物流的讲话,之前总理也在不少场合强调过以物流撬动新经济的指示,这说明,当前以互联网+物流的战略正从江湖的热度影响到了庙堂的温度,整体环境趋好。

  李克强总理所说的物流“蕴藏着无限巨大的潜力”,这个“潜力”对于物流来说可能是多方面的,但是以智慧物流提升全行业的效能无疑是其中比较关键的环节,而智慧物流的核心则是包括自动化、可控化、智能化、信息化在内的精细管理系统。

  一般在公众的心目中,对物流智能化的认知,大多是配送无人机、分拣机器人、无人驾驶装载车等,实际上这只是智能物流的外在形式,这些硬件设施及其操作过程,如果离开了互联网,就动不起来了。要实现物流智能化,必须在以下环节与互联网紧密结合。

  订单处理智能化

  订单管理系统(OMS)是物流管理系统的一部分,通过对客户下达的订单进行管理及跟踪,动态掌握订单的进展和完成情况,提升物流过程中的作业效率,从而节省运作时间和作业成本,提高物流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订单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是通过统一订单提供用户整合的一站式供应链服务,订单管理以及订单跟踪管理能够使用户的物流服务得到全程的满足。

  订单管理是对商户下达的各种指令进行管理、查询、修改、打印等功能,同时将业务部门处理信息反馈至商户。而订单管理系统一般包括:订单处理,订单确认,订单状态管理(包括取消、付款、发货等多种状态,以及订单出库和订单查询)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