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电器
无人驾驶来临 政策扶持产业发展
2016-07-30 08:53  浏览:185
 一张无形的手正在伸向无人驾驶领域,为这个新兴产业保驾护航。在诸多即将出台的法律法规、标准的协助下,中国企业有望在新一轮产业升级中以最小的代价最大化自身利益,从而占领产业制高点。
 
  日前举行的某论坛上,中国工信部装备工业司汽车处处长佘伟珍表示,该机构正在联合执法部门制定用于指导无人驾驶汽车测试的相关条例,相关监管草案的初稿已经完成。但她并没有透露该法案的具体发布时间。
 
  此举正值世界首例无人驾驶汽车致死事件发生后不久。5月7日,一辆开启了Autopilot自动驾驶功能的特斯拉ModelS在美国佛罗里达州中部的一段高速公路上与一辆拖拉机拖车相撞,导致车内驾驶员不幸身亡。该事件在全球范围内引发了对自动驾驶技术安全性的广泛讨论。
 
  美国国家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宣布,对特斯拉S型轿车在自动驾驶模式下发生致命车祸的事故展开调查,并表示调查所涉及的车辆达2.5万辆。德国交通部部长AlexanderDobrindt在向议院提交的一份提案中要求,带有自动驾驶功能的汽车必须安装黑匣子,以方便在事故发生后进行责任鉴定。
 
  早在今年“两会”期间,百度公司董事长李彦宏、吉利集团董事长李书福均提出应加快无人驾驶法律法规制定。而今无人驾驶汽车测试的相关条例的披露,可以说是对上述呼吁的官方回应。
 
  佘伟珍建议在具体监管政策出台之前,车企不应该在高速公路上开展无人驾驶汽车的测试工作。但她没有提及普通公路、封闭道路或者试验场地。
 
  今年6月,中国首个“国家智能网联汽车(上海)试点示范区”封闭测试区(一期)在上海嘉定区安亭镇正式开园。上海国际汽车城总经理荣文伟先生介绍,一期项目为占地2平方公里的封闭区,区内设置了车辆碰撞预警、前车制动预警、超车预警、道路施工预警以及红绿灯引导等29个场景。二期项目也在建设中,预计到2017年底将形成100个以上的功能场景。首批进入园区的企业有百度、上汽、沃尔沃、通用、福特、长安等公司。
 
  上海之外,中国各地也在兴起建设无人驾驶汽车示范区的热潮。今年早些时候,百度与安徽省芜湖市人民政府签订合作协议,宣布将在芜湖共同建设“全无人驾驶汽车运营区域”;南方科技大学、密歇根大学、前沿产业基金在深圳签订合作协议,宣布将联合共建无人驾驶示范基地;北汽集团新技术研究院与辽宁省盘锦市大洼区人民政府在北京市举行了无人驾驶汽车战略合作协议的签约仪式,决定在盘锦市大洼区“红海滩国家风景廊道”合资合作共同开发建设无人驾驶体验项目。
 
  除了政策引导,无人驾驶相关标准也在制定当中。由由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开展的国家智能网联汽车技术路线图也已经基本完成,将在合适的时机对外发布。
 
  以车联网专用短程通讯标准为例,李克强总理表示“智能网联需要交通、汽车等各种数据信息的共享和协同,通过网络连接,标准至关重要,中国需要自己的标准。”目前华为、大唐等本土企业研发的自主通讯技术标准LTE——V已提交国际标准组织3GPP,今年9月有望通过成为国际标准。另据重庆日报的一篇报道,LTE——V将在2017年底前完成标准制定、验证和技术研发工作,之后将进入大规模产业化推广阶段。
 
  长江证券认为,无人驾驶产业发展涉及技术路线、行业标准、安全法规、保险责任等各个方面。推动汽车自动化智能化需要国家层面对于消费者和汽车企业的引导。
 
  针对当前中国企业发展无人驾驶技术,奇点大学教授、谷歌无人车项目顾问布拉德·坦普尔顿建议,要推动政府出台政策法规、明确监管,二是要加大对各种传感器技术的研发投入,三是要拥有好的软件设计团队。除此之外,还要尽可能多地在道路上进行测试。
 
  “我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有序蓬勃发展,中国技术正在奋起追赶世界水平。”李克强总理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