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对智能化仪表设备的需求不断提升,促使工业传感器也在不断突破,智能传感器已经成为了21世纪最具有影响力的高新技术。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召开“智能制造发展对策研究”重大软课题部长专题会,政策的推出将再次推动我国未来传感器的发展。
会上,辛国斌指出,智能制造是关系到部全局工作的大事,各司局都要积极参与进来,下一步要在把握好自主创新与国际融合发展的基础上,重点关注传感器、工业软件、工控系统,以及系统集成等智能制造发展的“短板”,系统推进智能制造工作。
当前,我国传感器行业依旧面临着许多发展问题:1.企业规模较小,产品对外依存度高;2.技术水平总体较低,自主创新困难;3.产品结构不合理,品种、规格、系列不全;4.产业化水平较低,产业配套不足。为解决传感器行业的发展问题,必须加强组织保障,强化自主创新能力;同时支持并购重组,打造传感器龙头企业;进一步加强重点领域投入,实现定向突破。
据资料统计,由于我国智能化起步较低,目前在智能仪器仪表与控制系统中,智能装备占有率仅为10%左右,这不仅表达出了目前市场智能化的不足,也预示了我国在未来发展巨大的潜力。加速推进我国传感器产业发展进程,国家政策的推动必不可少。2013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加快推进传感器及智能化仪器仪表产业发展行动计划》中提出,要求到2025年,我国传感器高端产品和服务市场占有率提高到50%以上。2015年5月19日,《中国制造2025》正式发布,推动我国传感器及物联网产业向着融合化、创新化、生态化、集群化方向加快发展。
政策的利好加快推进传感器产业化的发展,自“十二五”规划以来,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已经成为了战略新兴产业的重要内容,无论是在工业生产中、还是海洋探测、环境监测、核能检测等,智能传感器都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在政策的扶持下,我国传感器产业发展也在不断进步。
不断发掘传感器市场的同时,传感器技术层面的进步也逐渐使其成为自动化仪表重点。伴随着“十三五”规划出台,我国自动化仪表的市场需求进一步增大,智能化水平也在不断的增强,国内物联网应用进入全面深化时期,传感器行业发展不仅在技术层面,在环保层面也能满足用户的需求。
与此同时,传感器应用十分广泛,除了保证工业自动化仪表技术发展之外,还要监测自动化仪表的稳定运行。未来,将会利用计算机系统提升自动化仪表技术水平,增加智能化传感器的应用性。
同时,传感器运用的最大空间——自动化仪表以其测量精确、显示清晰、操作简单等优势,在工业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而传感器作为自动化仪表关键子系统之一,其发展更是对行业影响深远。未来,在物联网信息化时代的影响下,传感器市场必将愈加壮大。
(来源:中国化工仪器网)
工信部重点关注 政策推动传感器行业进一步发展
2016-07-27 12:23 浏览: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