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仪表
中国环保监测行业发展趋势及前景预测分析
2017-07-16 09:37  浏览:731

目前全国从事环境监测业务的企业共有约200家,大部分企业从事废气、废水、环境空气、地表水等在线自动监测系统的研制、生产、安装、运营(含集成商)。

其中,约有120家企业生产废气在线监测系统,约有80家企业生产废水在线监测系统。我国环境监测行业壁垒较高,垄断格局雏形已现,领先企业占据半壁江山。首先,作为技术密集型产业,环境监测行业技术门槛偏高,目前国内从事环境监测的企业仅有两百多家。高端过程分析仪器市场,大多被德国西门子、瑞士ABB、美国赛默飞世尔等外资企业所占领;内资企业如聚光科技、先河环保等,主要面向中低端过程分析仪器市场。

其次,在“十二五”期间,销售收入前十的企业市场占有率维持在60%左右,行业竞争格局已经基本形成。并且市场垄断占有率还在逐年提升。监测行业的毛利率基本保持在45%以上,相比水务处理、固废板块普遍30%左右毛利率而言高出很多,但是监测行业的毛利率正出现下跌情形。原因主要是行业内部竞争越来越激烈。随着竞争的加剧,行业内部的兼并收购将会愈演愈烈。恰逢行业本身具有较高技术壁垒,因此,对于国内的环境监测企业来说,未来的发展是机遇与挑战并存。

内资企业加大研发力度,提升产品核心竞争力。一方面,随着公众对于环境的改善的迫切需求以及政府对于环境保护各大政策的加码或者出台,环境保护以及环境监测的市场空间不断增大;另一方面,随着行业内竞争越来越激烈,行业中毛利润普遍下滑。在此情况下,本土企业想要保持竞争力,扩大市场份额必须加强自己的技术研发或者通过外延并购。保持技术不断创新,努力缩小与国外企业的技术差距,才是企业能够快速发展的条件。

截至2015年底,共建成全国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点3360个,其中“国控点”1436个。我们统计了338家地级以上行政单位建成区面积,对照监测点城市设定要求,算得“国控点”数量应该在1400个左右,仅仅略小于1436个。根据环境统计公报数据,2013年至2015年底,“国控点”数量没有增加。因此我们认为“国控点”网络已经搭建完成。在“十三五”规划中,监测点增加主要来自于以县级行政单位为主的“省控点”网络。按照最新统计,全国共有县级行政单位2851家,平均人口为每县50万人,因此我们可以估算平均每一个县级行政单位需要架设2个空气质量检测点。根据2015年的环境统计公报数据显示,“国控点”之外已有空气质量检测点位1924个。因此可以推算,整个“十三五”规划期间(从2015年底算起)新增空气质量监测点增量约为3800个。我们对中国采招网2017年公布的空气监测站招标文件部分统计显示,大部分的空气监测站预算在120——160万之间。同时参考中国环境监测总站采购数据,平均一套自动环境空气自动监测设备约为120——150万。保守估计,我们用120万预算为基准,可以测算出“十三五”期间空气质量监测站增量空间总量大约为45亿,平均每年约9亿。

3  下一页>  page
2/3 下一页 上一页 首页 尾页